革命之路

来北京一年了,谈不上热爱这里,当然,也还没有厌倦。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,那些自信、伤心、失落、困惑五味夹杂仍然残存在心里,而感觉我能做的又那样少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本数学分析说的很好“痛苦的回忆是可以缩小的,但不可能消亡。区间套最后套出的那一个点在整个区间上微不足道,但一定是存在的,而且刻骨铭心。”对我来说,这真是刻骨铭心的一年!虽然这句话很多人在某年的年末感叹过,虽然现在还不是年末。

这一年我到底得到了什么? 又失去了什么? 这样的问题总是让我答不上来。从去年的雄心万丈到如今的犹豫彷徨,我对自己的了解是更清楚了,但对未来却更加不确定了。继续读博搞学术还是工作?这种选择的问题是目前和同学朋友聊天最常见的话题。最近两个月来,几乎每天过着起床,吃饭,上班,看文献(写论文),下班,看文献(写论文),睡觉的生活,这算是一种标准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写照。生活被提炼成这种单纯的模式,陪我度过了这个完整的研一暑假。在写论文的过程中,很多时候是痛苦的。像前两周,为了把初稿尽快写出来,过着5+2,白加黑的生活。当然,如果论文中困惑很久的问题最终被自己解决之后,那种愉悦感是难以名状的。所以,这种生活的滋味我到现在也说不出来,我也很难想象自己以后一直过这样的生活。

这一年来没有多少回忆。虽然我知道人生不是为了回忆,至少在这个年龄段不是,但回想这一年来,很多日子苍白的连追忆的努力也没有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。我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年来竟然过的这么孤单,而且也越来越习惯这种孤单。一个人上自习,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去旅行—比如今天一个人去潭柘寺。上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,调查各个星座的人面对孤独时会有怎样的行为反应,结果天蝎座的人是享受孤独。汗!我只能悲哀地承认这个样本量又增加了一个。TED上这个演讲试图解释为什么我们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,当然技术是一个原因,但个人觉得如果有很多聊得来的朋友在身边,孤单必然会少很多。

人生最大的困难之一在于不可重来,所以我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、走过的路是否正确。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质疑做出的选择、走过的路,我一定会觉得很幸福。只是这一天还没有到来,我预感在很大程度上它永远也不会到来。说到此,很难不使我想起弗罗斯特这首诗—《未选择的路》:

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,
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,
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,
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,
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。
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。
它荒草萋萋,十分幽寂,
显得更诱人,更美丽;
虽然在这条小路上,
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。
那天清晨落叶满地,
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。
啊,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!
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,
恐怕我难以再回返。
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,
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:
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——
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,
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。

明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,对我来说只是又老了一点,在一条道路上走的更远了一点。或许,我不应该想那么多。而应该去掉伪文艺气息,自己能做的就努力,剩下的听天由命。这样的生活应该不会后悔,也必将不会后悔。

 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